综合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 问题导向深化学科融合
综合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:以问题导向深化学科融合
作者:陆影 魏建 郝云飞(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)
原文刊载:《出版广角》2023年第11期
一、问题提出: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
当前,媒体深度融合与数字出版技术的迅猛发展,正深刻重塑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生态。这种变革为期刊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,也使综合类人文社科学术期刊(特别是高校学报)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
- 转型困境:传统办刊模式如何适应数字化传播规律
- 定位难题:在"全学科覆盖"与"特色化发展"间寻求平衡
- 使命担当:如何有效服务哲学社会科学"三大体系"建设
"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基础设施,既要发挥'桥梁纽带'作用,更要承担'平台支撑'功能。"——本文核心观点
二、突破路径:从学科壁垒到融合创新
现状特征
- 中国特有现象:综合类期刊规模全球居首,高校学报占比显著
- 典型困境:多数高校学报陷入"全学科覆盖→同质化严重→影响力弱"的恶性循环
破局优势
- 学科交叉红利: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,契合多学科融合趋势
- 问题研究深度:聚焦"中国式现代化"等重大命题时,可整合政治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等多学科视角
- 平台独特性:专业期刊难以实现的跨学科对话场域
典型案例:
《山东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确立"社科为主、交叉融合"的办刊定位,其"文化与经济""法律与政策实证研究"等栏目已形成持续影响力。
三、实践方案:问题导向的转型策略
1. 栏目创新工程
- 变革历程:
学科分类制(2015前)→内容组合制(2015-2017)→问题导向制(2018至今) - 标杆栏目:
- 《智能社会的挑战与应对》(2019-2020):融合法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多维度研究
- 《国际区域合作与中国发展》:持续跟踪"一带一路"建设中的跨学科问题
2. 选题机制优化
- 年度选题制:每年11月确定下年度重点方向,封三公示
-
双轨策略: 稳定栏目 动态选题 文化与经济 党的二十大研究 法律实证 数字经济治理
3. 人才支撑体系
- 编辑能力模型:学科编辑→专题策划人→学术经纪人转型
- 学者协同网络:建立"主流话题+顶尖学者"的优质稿源矩阵
四、发展前瞻
综合类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要实现突围,必须把握三个关键转型:
- 从学科容器转向问题引擎
- 从被动组稿转向主动策划
- 从成果发布转向知识服务
正如《文史哲》成功探索的"小综合"模式所示,只有将"中国问题"作为元命题,才能真正激活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生命力。
咨询微信
收藏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CC BY-NC-SA 4.0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
沐嘉文化传媒工作室!